人物百科
苏里(1919年—2005年5月2日),原名夏传尧,出生于安徽省当涂县,中国内地导演、编剧。1955年,与武兆堤联合执导战争电影《平原游击队》 。1956年,独立执导儿童电影《哥哥与妹妹》 。1958年,独立执导剧情电影《红孩子》,他凭借该片获得第2届金江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二等奖 。1959年,执导剧情电影《我们村里的年轻人》 。1960年,执导古装电影《刘三姐》 。1966年,与袁乃晨联合执导剧情电影《战洪图》 。1972年,与王炎联合导演革命样板戏影片《奇袭白虎团》 。1978年,与张健佑联合执导剧情电影《严峻的历程》 。1984年,由其执导的剧情电影《点燃朝霞的人》上映 。1993年,应邀为洛阳电视台拍摄6集电视片《浴血洛阳城》 。1996年,苏里获得吉林省文艺最高成就特别奖 。1999年2月2日,长春电影制片厂为苏里与袁乃晨举行“著名电影艺术家苏里袁乃晨80华诞及从影50周年纪念座谈会” 。2005年5月2日晚22时25分,苏里逝世,享年86岁 。
他的作品
- 平原游击队
- 刘三姐
基本资料
- 中文名称:苏里
- 中文别名:夏传尧(本名)
- 类别:明星,文化
- 类型:明星
- 标签:导演 编剧
- 时间:1919年1月26日-2005年5月2日
- 出生地:安徽省当涂县
- 国籍:中国
- 民族:汉族
- 籍贯:安徽省当涂县
- 职业:导演 编剧
- 星座:水瓶座
- 地区:中国安徽省当涂县
- 人气:134
详细介绍
1929年,苏里就读于安徽省当涂县第五小学。1931年8月,就读于安徽省芜湖高级农业职业中学。1935年,安徽当涂县四合山蚕种制造场任技术助理员。1937年,参加八路军。
1938年1月,在武汉国民革命军48师暂留;4月,成为延安抗日军政大学一大队九队学员,改名苏里。8月,成为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四大队十队学员。12月,成为抗大文工团团员,参加演出话剧《日出》等。
1939年7月15日,苏里随抗大总校到晋绥敌后一边办学一边抗日。1945年,担任东北军政大军戏剧队长。1946年1月,担任东北军政大学文工团副团长。
1947年,在四平攻坚战中立大功一次,后担任武汉军政大学文工团副团长;同年,与武兆堤、吴茵共同创作歌剧《钢骨铁筋》。1948年,担任东北文委戏剧委员。
1949年,调入中央文化管理局,后担任东北电影制片厂(长春电影制片厂前身)导演;2月,在东北电影制片厂出品的剧情电影《回到自己队伍中来》中饰匪连长;7月,作为东北戏剧界代表,到北京参加中华全国第一次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,受到周恩来接见,决定调入电影界;12月,为文化部电影局东北电影制片厂演员。
1950年,在由伊琳、李恩杰联合执导的剧情电影《保卫胜利果实》中担任副导演并出演角色。1952年,在由吕班执导的剧情电影《六号门》中担任副导演。1955年,在由严恭执导的剧情电影《祖国的花朵》中担任副导演;同年,与武兆堤联合执导战争电影《平原游击队》,该片由郭振清、方化合作主演。
1956年,独立执导儿童电影《哥哥与妹妹》。1957年,与严恭联合执导剧情电影《青春的脚步》。1958年,独立执导剧情电影《红孩子》,他凭借该片获得第2届金江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二等奖。1959年,执导由李亚林、梁音、金迪联合主演的剧情电影《我们村里的年轻人》(上集)。
1960年,执导古装电影《刘三姐》;该片获得第2届百花奖中四项大奖。1963年2月,赴越南摄制中越合拍片《连枝的榕树》;同年,与尹一青联合执导电影《我们村里的年轻人》(续集)。
1966年,与袁乃晨联合执导剧情电影《战洪图》。1972年,与王炎联合导演革命样板戏影片《奇袭白虎团》。1975年,担任第4届全国人大代表。1978年,与张健佑联合执导剧情电影《严峻的历程》;10月11日,担任中国工会第9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。
1979年,担任长春电影制片厂副厂长。1980年,执导剧情电影《春眠不觉晓》,影片讲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,某省农垦局长黎庶重新走马上任后,到基层微服私访的故事。1984年,由其执导的剧情电影《点燃朝霞的人》上映;5月,从长影厂副厂长职位上离任。
1993年,应邀为洛阳电视台拍摄6集电视片《浴血洛阳城》;同年,担任吉林电视台4集电视片《痴情》的顾问。1996年,苏里获得吉林省文艺最高成就特别奖。1999年2月2日,长春电影制片厂为苏里与袁乃晨举行“著名电影艺术家苏里袁乃晨80华诞及从影50周年纪念座谈会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