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看谁名人网>文化

武兆堤

来源:看谁网 | 作者:小白 | 发布时间:2024-02-12 14:02
武兆堤
武兆堤(1920年11月18日—1992年9月3日),祖籍山西省襄汾市,出生于美国匹兹堡市,中国内地导演、编剧,毕业于北…...

人物百科

武兆堤(1920年11月18日—1992年9月3日),祖籍山西省襄汾市,出生于美国匹兹堡市,中国内地导演、编剧,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。

他的作品

  • 平原游击队

基本资料

  • 中文名称:武兆堤
  • 英文名称:Zhaodi Wu
  • 中文别名:董钢
  • 类别:明星,文化
  • 类型:明星
  • 标签:导演 编剧
  • 时间:1920年11月18日-1992年9月3日
  • 出生地:美国匹兹堡市
  • 国籍:中国
  • 民族:汉族
  • 籍贯:山西省襄汾市
  • 毕业院校:北京电影学院
  • 职业:导演 编剧
  • 星座:天蝎座
  • 地区:中国山西省襄汾市
  • IMDB:nm0943210
  • 人气:179

详细介绍

武兆堤的父母均为留美知识分子。父亲从事冶金业,因在美国钢铁城匹兹堡生下儿子,故为之取名“董钢”。1925年,武兆堤跟随父母回到中国。1932年,武兆堤小学毕业,升入太原成成中学,其间受到处于地下活动的共产党的影响,开始产生投身革命的向往。

1936年,参加中共影响下的抗日组织“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”,后又加入成成中学师生抗日游击队。1937年,辗转赴西北战地委员会游击四支队剧团担任演员。

1938年2月,进入山西民族革命大学学习文艺;同年秋天,毕业分到二战区文工团。1939年1月,因不满国民党军中上级官员的作为,与同学结伴从团部出逃,前往延安。在逃亡途中,为掩人耳目,从此改名“武兆堤”。到延安后,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,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;先后于抗大文工团、东北军政大学文工团、中南军政大学文工团担任戏剧队长、导演、演员等。

1948年,与苏里、吴茵共同创作歌剧《钢骨铁筋》,后由成荫改编为剧情电影《钢铁战士》。1949年,其将柳青的小说《铜墙铁壁》改编成了电影剧本《沙家店粮站》。1951年,武兆堤随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战场。

1953年,武兆堤自朝鲜战场返回国内,从中央电影局剧本创作所调往东北电影制片厂担任导演。1954年,武兆堤还在由于敏编剧、许珂执导的工业题材影片《无穷的潜力》中担任副导演。

1955年,与苏里联合执导战争电影《平原游击队》,该片获得中国文化部优秀影片三等奖;同年秋天,进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专修班学习。1957年,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进修班结业,回到了长春电影制片厂(前身东北电影制片厂),并与王炎联合执导现实题材影片《寻爱记》,不久后又完成了独立执导的第一部故事影片《地下尖兵》。

1958年,执导剧情片《工地青年》,该片讲述了学校出来不久的见习技术员尚越在工地上成长的故事;同年,执导纪录性艺术片《红领巾的故事》;此外,还与尹一青、纪叶联合编写了电影剧本《并肩前进》,此剧本后由严恭执导。

1959年,由其执导的剧情电影《冰上姐妹》上映。1961年,执导由白德彰、王延盛共同主演的剧情电影《七天七夜》。1964年,执导战争电影《英雄儿女》,影片改编自巴金小说《团圆》。

1971年,与马尔路、姜树森联合执导京剧戏曲艺术片《沙家浜》。1980年,武兆堤被文化部任命为北京电影制片厂副厂长兼导演;同年,将话剧《陈毅出山》改编为剧情电影《山重水复》。1992年9月3日,武兆堤病逝,享年72岁。

武兆堤作品

相关人物

以上是有关武兆堤的个人资料、简介、简历、图片、作品介绍大全,内容来自网络转载或网民分享,不代表本站观点立场, 如有异议请与本站联系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,谢谢。
如果你觉得本文有用,可以分享链接给好友:https://www.kanshei.com/mingren/wuzhaodi-85793.html
相关资讯
TOP 目录